在最新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全国一共有36所学校上榜!
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第二档(A级):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第三档(B+级):湖南大学、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四档(B级):贵州财经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城市管理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城市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城市管理 | A+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城市管理 | A+ |
3 | 电子科技大学 | 成都 | 城市管理 | A |
4 | 南开大学 | 天津 | 城市管理 | A |
5 | 重庆大学 | 重庆 | 城市管理 | A |
6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 | 城市管理 | A |
7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武汉 | 城市管理 | A |
8 | 湖南大学 | 长沙 | 城市管理 | B+ |
9 | 苏州大学 | 苏州 | 城市管理 | B+ |
10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 | 城市管理 | B+ |
11 | 浙江财经大学 | 杭州 | 城市管理 | B+ |
12 | 山东财经大学 | 济南 | 城市管理 | B+ |
13 | 山东师范大学 | 济南 | 城市管理 | B+ |
14 | 汕头大学 | 汕头 | 城市管理 | B+ |
1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 | 城市管理 | B+ | ... |
22 | 贵州财经大学 | 贵阳 | 城市管理 | B |
23 | 河南师范大学 | 新乡 | 城市管理 | B |
24 | 安徽建筑大学 | 合肥 | 城市管理 | B |
25 | 山东工商学院 | 烟台 | 城市管理 | B |
26 | 天津城建大学 | 天津 | 城市管理 | B |
27 | 重庆工商大学 | 重庆 | 城市管理 | B |
28 | 广西民族大学 | 南宁 | 城市管理 | B |
29 | 厦门理工学院 | 厦门 | 城市管理 | B |
30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呼和浩特 | 城市管理 | B |
31 | 新疆农业大学 | 乌鲁木齐 | 城市管理 | B |
32 | 宁波工程学院 | 宁波 | 城市管理 | B |
33 | 苏州城市学院 | 苏州 | 城市管理 | B |
34 | 湖南城市学院 | 益阳 | 城市管理 | B |
35 | 兰州城市学院 | 兰州 | 城市管理 | B |
36 | 广西警察学院 | 南宁 | 城市管理 | B |
共36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北京大学(排名第一)
北京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NO2、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二)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奠基性、引领性贡献,新中国的经济学、法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诸多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创立并走向全国。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校主持构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经济学学科建设共同体”、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等平台,开设了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士国际项目”。截至2023年1月,学校同61个国家和地区的306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参与了8所海外孔子学院建设。
NO3、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三)
电子科技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建立了海外高端学术培育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系列等世界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境内学习环节和境外学习环节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40%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长短期留学目的地覆盖近50个国家和地区。现有1000余名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留学生在校学习。建立了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若干个国际联合科研平台。积极实施“一流伙伴计划”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格拉斯哥大学、麦吉尔大学等建立了本硕博层次的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