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吗?
是,重庆大学是双一流大学。重庆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附:重庆市双一流大学名单(共3所)
重庆市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共有3所,分别是: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省内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层次 | 国内排名(校友会) |
---|---|---|---|---|
1 | 重庆大学 | 沙坪坝区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计划 | 32 |
2 | 西南大学 | 北碚区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36 |
3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荣昌区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 |
重庆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是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 |
创建时间 | 1929年 | 博士点数量 | 37 |
硕士点数量 | 48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所在城市 | 沙坪坝区 | 办学层次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计划 |
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29年,提出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愿景,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98年获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
深化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构建起“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人才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前瞻布局,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推动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38个,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260项(其中牵头千万元级以上重大项目65项),荣获国家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等均取得历史性突破,科研总经费屡创新高(2023年达到32.9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获权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长。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获得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成果产出能力不断增强,荣获鲁迅文学奖,持续推进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区域经济与科教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人才发展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平台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实施高水平学术期刊培育资助计划,主办学术期刊中3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高起点新刊,2种入选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榜单(TOP5%)。
始终坚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深化拓展校地合作,南京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落地生根。牵头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在月球上种植出第一片绿叶,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成立了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高校董事会,大学科技园获认定为全国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积极推进对口支援高校和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定点扶贫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助力云南省绿春县和重庆巫山竹贤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