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吗?
不是,常熟理工学院不是双一流大学。常熟理工学院优势学科专业为:物联网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数学与应用数学、服装设计与工程、自动化。
附:江苏省双一流大学名单(共18所)
江苏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共有18所,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
省内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层次 | 国内排名(校友会) |
---|---|---|---|---|
1 | 南京大学 | 南京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C9,省部共建,101计划 | 6 |
2 | 东南大学 | 南京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计划 | 21 |
3 | 东南大学医学院 | 南京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22 |
4 |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国防七子 | 37 |
5 | 苏州大学 | 苏州市 | 211,双一流,省重点,省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39 |
6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44 |
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国防七子 | 49 |
8 | 江南大学 | 无锡市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50 |
9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51 |
10 | 河海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61 |
11 |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68 |
12 |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72 |
13 | 南京医科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101计划 | 104 |
14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106 |
15 |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22 |
1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25 |
17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128 |
18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苏州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 |
常熟理工学院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8年 | 博士点数量 | - |
硕士点数量 | - | 学校类型 | 理工类 |
所在城市 | 苏州市 | 办学层次 | 省属 |
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是省市共建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与常熟职业大学合并,成立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现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51个招生本科专业(工学类专业31个),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8900多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5700多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高级职称750多人,博士近700人。建有省级优秀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4个;拥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突贡”专家、省级“师德标兵”、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省“双创博士”、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省级以上人才及人才项目280多人次。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明显。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声学技术、应急管理、电商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获批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含应急管理学院)4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1个,应急管理学院获批教育部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项目试点单位,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特色化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首批建设试点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15项,承担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0多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31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7个、省级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项目)8个、省重点专业(类)6项、省特色专业8个,1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商科认证。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1个。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五年,学生累计获“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项700多项。学校入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全国百强,位列“2019-2023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全国第3名、江苏第1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