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学院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吗?
不是,宿迁学院不是双一流大学。宿迁学院优势学科专业为:通信工程、产品设计、自动化、财务管理、土木工程、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互联网金融、测绘工程。
附:江苏省双一流大学名单(共18所)
江苏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共有18所,分别是:东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
省内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层次 | 国内排名(校友会) |
---|---|---|---|---|
1 | 南京大学 | 南京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C9,省部共建,101计划 | 6 |
2 | 东南大学 | 南京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计划 | 21 |
3 | 东南大学医学院 | 南京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22 |
4 |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国防七子 | 37 |
5 | 苏州大学 | 苏州市 | 211,双一流,省重点,省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39 |
6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44 |
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国防七子 | 49 |
8 | 江南大学 | 无锡市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50 |
9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51 |
10 | 河海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61 |
11 |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68 |
12 |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72 |
13 | 南京医科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101计划 | 104 |
14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市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106 |
15 |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22 |
1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25 |
17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128 |
18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苏州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 |
宿迁学院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2002年 | 博士点数量 | - |
硕士点数量 | -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所在城市 | 宿迁市 | 办学层次 | 省属 |
宿迁学院坐落于享有“第一江山春好处”美誉的宿迁市,作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产物,宿迁学院与宿迁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比肩前行、共同成长。在省市政府推动下,学校从2002年起与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合作举办本科教育,利用八校的优质资源,短短几年内成功办成万人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关注,学校一度被誉为“全国闻名的高校新星”。201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学校通过省学位办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制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开启转制发展新征程。2023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拥有4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3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品牌专业、16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培育点)、2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20门省一流课程、10门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8部省重点教材、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工信部第一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联合建设单位。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致用”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以来,学校向社会输送了十八届本科毕业生,共计60000余人,学生的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等各项人才培养可比性指标均位于省内外同类型高校前列。近三年,学校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一等奖、江苏省赛优胜杯,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荣获省级及以上奖项6600余人次,其中A类学科竞赛获奖312余项。有1500余人考取硕士研究生,930人考取公务员、教师编制、各级选调生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