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吗?
不是,安徽财经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优势学科专业为:财政学、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审计学、国际商务。
附:安徽省双一流大学名单(共4所)
安徽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共有4所,分别是: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省内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层次 | 国内排名(校友会) |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C9,101计划 | 8 |
2 | 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54 |
3 | 安徽大学 | 合肥市 | 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82 |
4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宣城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 |
安徽财经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9年 | 博士点数量 | - |
硕士点数量 | 9 | 学校类型 | 财经类 |
所在城市 | 蚌埠市 | 办学层次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始建于合肥,时名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学校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目前,学校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拥有蚌埠龙湖东、西两个校区和合肥高等研究院,占地面积1450余亩,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百佳食堂”、首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称号。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学校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9922人,继续教育学生1万余人。现有50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专业占比位居安徽省高校第2。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学校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成绩,位列2019至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人文社科类高校第4。学校不断推进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新文科”“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实践“新经管”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跨界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现拥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点智库、安徽省重点智库、安徽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2个,校级特色科研创新平台42个。近五年,学校累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位居安徽省高校前3、全国财经类高校前列,连续五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等科研奖项;多项智库成果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学校立足自身特色,适应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财经高端智库,出版发布《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报告》等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科研特色品牌日益彰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