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吗?
不是,西华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西华大学优势学科专业为:工程造价、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产品设计、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应用物理学、车辆工程、生物工程。
附:四川省双一流大学名单(共9所)
四川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共有9所,分别是: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
省内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层次 | 国内排名(校友会) |
---|---|---|---|---|
1 | 四川大学 | 成都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18 |
2 | 电子科技大学 | 成都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两电一邮,省部共建,101计划 | 29 |
3 |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56 |
4 | 西南财经大学 | 成都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73 |
5 | 四川农业大学 | 雅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12 |
6 |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15 |
7 | 成都理工大学 | 成都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55 |
8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229 |
9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 成都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 |
西华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60年 | 博士点数量 | - |
硕士点数量 | 39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所在城市 | 成都市 | 办学层次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现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4.1万余人。学校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学校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兴校办学的首要任务,强化通专结合,推进五育并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是四川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3年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内外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奖376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960余项;在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实现我国该赛项上奖牌零的突破并获得银牌。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入选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有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是“易班”平台全国推广第一所试点高校,“数字思政”育人平台多次获得上级表彰和推广。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西华秋韵”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蜀学院”获批首批四川省高校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艺体教育成效显著,招收乒乓球、跆拳道、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奥运冠军陈龙灿亲自执教,乒乓球队多次获得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项目团体冠军和个人前三名,啦啦操队获得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三名,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央视春晚等文艺演出。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好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左右,学校多次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累计培养了以院士、知名企业家、杰出管理者为代表的各类人才31万余名。
聚焦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学校秉承农机立校、为国铸耒耜初心,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集成攻关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现代农业装备与体系、高端食品与川菜渝味、低空经济与先进动力、新能源技术及装备、智能制造与尖端材料、人工智能与智慧管理、生态治理与生命健康等领域集聚成势,拥有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XXX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科研平台,拥有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汽车测控与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25个省级科研平台,推进构建科研育人、产教融合生态圈。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900余项,获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8个、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累计荣获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60余项,连续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奖励,高水平论文,千万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在ESI全球排名前1%。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后方建设,以服务治蜀兴川为己任,牵头编制四川省农业装备、川菜产业、新能源汽车3大产业攻关路线图,深度参与四川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建有四川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未来食品2个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与东方电气、中航工业、中国石油、大唐水电、中国建材、四川交建等骨干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合“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建设丘陵山区“万亩无人”示范农场、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