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117位,位列上海市内排名第18名。
国内排在上海理工大学之前的高校是:南京邮电大学(全国第116名),排在之后的是:山西大学(全国第118名);在上海市内位居上海理工大学之前的是:上海政法学院(省内第17名),排在之后的是:上海纽约大学(省内第19名)。
2024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上海理工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1. 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上海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0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07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02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00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 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上海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7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73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74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76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 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上海理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9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94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93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87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上海理工大学在上海市内排名仅次于上海政法学院,排名第18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7 | 上海政法学院 | 政法 | 青浦区 | 省属 | 公办 |
18 | 上海理工大学 | 理工 | 杨浦区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9 | 上海纽约大学 | 综合 | 浦东新区 | 省重点 | 港澳/其他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市政府 |
创建时间 | 1906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8,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27,二级:0 | 学校类型 | 理工类 |
所在城市 | 上海市 | 办学层次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近千亩。下设17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在校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75人次,省部级人才189人次,高级职称教师859人,博士生导师260人。
学校长期依托、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60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19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51个省部级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三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和管理科学高原学科,并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相关拓展: